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能力,汕头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课程思政”说课比赛。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各教学单位分赛选拔,25位教师进入决赛,进入决赛的教师分为2个参赛组角逐大赛奖项。11月18日下午,汕头大学“课程思政”说课比赛第一组决赛在图书馆演讲厅精彩开讲。
执行校长王泉、校纪委书记冯兴雷、副校长陈敏,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蔡映辉,汕头大学优秀教师、医学院辛岗教授、李嘉诚基金会卓越教学奖获得者、工学院于津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元根副教授担任本场大赛评委。决赛由教务处副处长黄静霞主持。
陈敏副校长在决赛开幕式上致辞。陈敏副校长指出,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是学校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实践。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决赛第一参赛组的教师共12位,分别是来自理学院的池凌飞、鲁福身、刘晓娟,工学院的陈银冬、叶玮琳、林梅爱,体育部的陈香,医学院的苏芸、刘静、丛丽娟,书院总院的方盈、苏冰钿。
来自各个教学单位的教师在自己的说课中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他们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合课程教学,使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理学院物理系池凌飞老师以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高灵敏度的射电望远镜——中国的FAST望远镜和美国芯片断供事件引入主题,在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例如:中国人民集中力量建“天眼”,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还谈到家国情怀与科学世界观,寄望同学们结合个人理想和国家需求奋发图强,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工学院计算机系陈银冬老师首先用“工科、会编程”五个字简单介绍了他所教授的专业课程内容,然后从整体性挖掘、全局性挑选和实施三个层次说明了他的课程思政点的设计流程,并介绍了他的6种课程思政点的融入方式,包括知识拓展、应用场景、生活实例、研究背景、过程融入、新闻时政。例如他在分治法之矩阵乘法一课中,以美国禁用Matlab事件,引导学生们思考中美科技对抗,反思为什么被禁,激发他们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他希望通过思政点实施层次对照,实现听思政、说思政、做思政的有机结合。
教授排球课程的体育部陈香老师以最近的热门电影《夺冠》引入,讲述如何在排球教学过程中融入女排精神的思政元素。其中包括讲述女排的训练故事,教导学生们培养吃苦耐劳、相互包容、团结合作、自强不息的精神。
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苏芸老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指出立德树人要润物无声。她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医源性传播、基因编辑的案例教导学生们注重科研伦理,树立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培养敬业、追求科学的精神。
理学院生物系刘晓娟老师的《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现场说课饱含激情,以极具感染力的“想吃吗?”创设情景,引入冷链的知识点,结合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研究动态,引领学生“认同我国防疫政策和制度优势,认同我国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她在课上以中国农科院首席科学家张春义研究员为榜样,勉励同学们要秉持做人靠谱的道德品质和做事坚持的匠心精神,要富有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为祖国做出贡献。
刘元根副教授对本场说课比赛进行总结点评。他指出,思政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目标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他肯定参赛老师的说课思政意识鲜明,教学展示和教案材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着装得体、精神面貌佳。同时,他建议参赛教师在安排说课内容时应兼顾教学要求与比赛要求,在说课时注重增加感染力、在参赛材料中注重思政元素在教案中的自然融入效果。
经过评委团的综合评分,汕头大学“课程思政”说课比赛决赛第一组获得一等奖的是理学院刘晓娟,获得二等奖的是工学院陈银冬、医学院苏芸,获得三等奖的是理学院池凌飞、工学院叶玮琳、书院总院苏冰钿,获得优秀奖的是理学院鲁福身、医学院丛丽娟、体育部陈香、书院总院方盈、工学院林梅爱、医学院刘静。